“学习雷锋好榜样,艰苦朴素永不忘。”歌声荡漾中,我们即将迎来第56个“学雷锋纪念日”。1963年3月5日,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号召,时光如梭,半个多世纪过去了,雷锋精神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,不仅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湮灭,反而在新时代里,依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。雷锋精神,人人可学,处处可为,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。“党员爸妈”、“雷锋小使者”、青年志愿服务团队……在我们的身边,一个个暖心的身影,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真谛,温暖的淮水岸,雷锋精神处处闪烁。
党员爸妈:结对帮扶 爱心援助
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。”这是雷锋的经典语录,它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雷锋精神,人人可学;奉献爱心,处处可为”的新时代“雷锋精神”一脉相承。在荷乡金湖,有这样一群党员,他们在雷锋精神的熏陶下成长,受助于社会,并反哺给社会。他们志愿成为孤残儿童的爸爸妈妈,用爱心照亮了孩子们的心房。
“恭喜啊,母子平安……”伴随着一阵阵啼哭声,产妇海艳被推出了产房。醒来后,她的第一句话便是,“妈妈谢谢你,陪我渡过了难关。”回想起“女儿”海艳生产时的情景,“妈妈”应志美仍然心有余悸。“孩子临产之前几天,我紧张的几夜没睡好,千叮咛万嘱咐医生要好好照料女儿,好在孩子安全渡过了难关。”应志美是一位特殊的“党员妈妈”,海艳则是她结对帮扶的“女儿”,她们的故事,还要从九年前讲起……
2010年,金湖县启动“党员爸妈”爱心援助行动,应志美成为了第一批“党员爸妈”。在海艳17岁的时候,应志美就和她结了对,第一次看到海艳,是在“党员爸妈”活动的启动仪式上,应志美试探着问海艳父母的情况,但海艳的回答让她心里一紧。原来,海艳从小是个弃婴,被人领养,和她相依为命的奶奶离世后,海艳失去了最后一位亲人。刚结对时,海艳还很认生,不愿意和她接触,应志美知道,孩子是很难接受这个突然出现的“妈妈”的。
17岁正是需要引导的年纪,有些话说不出口,应志美就通过写信的方式和海艳沟通,慢慢地,海艳开始和应妈妈熟悉了起来。后来,海艳住校,应志美放心不下,就天天去给她送饭;海艳的成绩不太理想,应志美就想办法督促海艳学习。在应妈妈的悉心照顾和真心感召下,海艳的心扉终于被打开,从应阿姨改口叫她为“妈妈”,这样的转变,让应志美觉得十分暖心。“我们小的时候,父母就教导我们要学习雷锋,那个时候我们都把雷锋的贴画贴在本子上。”年少时的这些经历让应志美感触颇深,有时,一些细小的善举就能给别人的人生带来积极影响,她要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。前几天,应志美参加了孙子的百日宴,今年57岁的她已经从一位党员妈妈变成了一位党员奶奶。
不久前,中央宣传部、中央文明办、全国总工会、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妇联等16个单位联合评选的2018年学雷锋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名单揭晓,金湖县“党员爸妈”爱心援助行动荣获2018年学雷锋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“最佳志愿服务项目”称号。金湖县委组织部党员教育管理科科长吴晓林告诉记者,自活动启动以来,该县从1200多名党员志愿者中选出274名,担任孤残儿童的“党员爸妈”,定期新增结对,形成长效机制。在近9年的时间里,“党员爸妈”累计向孤残儿童提供经济资助750多万元,走访慰问6900多人次,集中开展“亲子活动”300多场,解决生活难题4600余件。除向结对孤残儿童予以各种经济、物质上的援助外,他们还主动为孤残儿童提供康复医疗、心理疏导、权益维护等,使孤残儿童在党组织和“爸爸”“妈妈”的真情关爱下健康幸福地成长。
志愿青年:集聚能量 温暖童心
“青春啊,永远是美好的,可是真正的青春,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,永远忘我劳动的人,永远谦虚的人。”雷锋的一生被定格在了22岁,正是展翅翱翔的青年时光,同样正值青春年华的十大网投官方入口的青年志愿者们,正继承着雷锋服务奉献的精神,化所学为所用,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看到广阔的世界,雷锋精神正在他们身上接力传承着……
2016年暑假,来自十大网投官方入口的大一学生朱凌璇前往湖南省湘西州,加入了支教的行列,为那些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免费补习。那段时光,晚上备课、白天带孩子们一起玩耍、学习,和小伙伴们彻夜讨论为孩子们准备的活动,那些点点滴滴的记忆片段,总是能带给朱凌璇和伙伴们带来最纯粹的感动。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学子和孩子们一同仰望星空,度过了一段段难忘的时光。朱凌璇告诉记者,“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,就是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,也能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。”
短暂的支教时光即将结束前,有个叫娜娜的小女孩执意要拉着朱凌璇回家,说有个礼物要送给她,可从教室到女孩的家里很远,还要翻过一座山。女孩告诉她,那是自己远在外地的父母送给自己的娃娃,是自己最珍贵的东西,一定要给朱凌璇带着。走到半山腰时下起了雨,想到没办法把自己的娃娃送给老师,女孩急得哭了出来,看着流泪的孩子,朱凌璇心里很受感动,没想到自己的短暂支教,对孩子而言竟然那么的重要。从那时起,朱凌璇便暗下决心,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。“在我看来,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就是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,用我所学到的知识,去帮助这些留守儿童。我是一名师范生,未来我将成为一名老师,带领更多的孩子去探索知识的海洋。”朱凌璇这样说道。
雷锋小队 :娃娃抓起 点滴做起
践行雷锋精神并不需要做惊天动地的事,只需要我们行动起来,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,就能让雷锋精神照亮我们的心田。有这样一群“雷锋使者”,他们从点滴做起,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,他们走出校门,捡起地上的垃圾,美化城市环境;他们关爱同学,积极帮助身边有困难的朋友;他们从自己做起,勤俭节约、勇于奉献。他们,就是承德路小学的“小雷锋”们。
“我们之前在一个班,都是非常好的朋友。”承德路小学四年级的田康政、张家赫、王玥文之间有一段特别的小故事。两年前,田康政在楼梯上不慎滑倒,导致右手大拇指骨折,一两个月都不方便活动。然而学习不能耽搁,为了帮助田康政顺利渡过恢复期,小伙伴们动起了脑筋——写字有困难,王玥文就帮他抄笔记;上厕所不方便,张家赫就陪他一起去……田康政觉得,有这样的同学,很有爱。
去年,王玥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“雷锋小队”,平时看到校园里有垃圾,她都会主动捡起,每次班级值日,她也总是冲在最前面。谈到帮助别人,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,这个说自己觉得心里有一片阳光照了进来,那个说心里像吃了蜜一样。
“雷锋小队”指导教师余红告诉记者,“要想让‘雷锋精神’永驻校园,就要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友爱、奉献、互助的种子,让大家从小知雷锋、学雷锋、爱雷锋。”承德路小学副校长韦云成表示,近年来,通过开展岗位小能手活动和“为你点赞”活动,互相帮助已经在同学之间成为常态,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践行着雷锋精神。在他看来,学雷锋做好事对于小学生而言,就是要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,让孩子从小建立社会责任感,“我们要从小告诉孩子们,雷锋从未离我们远去,他就在我们身边……”。
刊报媒体:淮安日报 刊报时间:2019年3月4日 作者:龚逸群 张迪